爱游戏APP最新版本官网入口

2025-02-05 17:57:54 bb艾弗森代言下载狼堡-bb艾弗森代言下载狼堡APP下载-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冰球突破豪华版手机官网入口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盛世集团会员登录入口|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pc测试平台APP下载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怀缅过去,不一定只得陶醉,不论男女,不分高低,各自的回忆碎片,大概已拼凑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邵美君、彭秀慧、汤骏业跟梁祖尧,早已是舞台剧后、剧帝、名导,也都是既资深又知名的跨媒体艺术家,惟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危机感。 近年当了不少鲜肉导师的梁祖尧坦言:“2、3年前,我们4个,做了舞台那么久,还要密集式地做,不禁会怀疑,我们会否变了‘工厂’?于是就参加了一些本地旅行团,去香港各区游历,箇中很多故事,唤起我们创作的初心。”自己当自己的人生向导,4人在香港各区深度游,除刺激了他们的思维,也成了他们2019年初演的舞台剧《回忆的香港》的契机,彭秀慧称:“我情迷中西区,还试过写了一个关于嘉咸街街市的故事,但游历时才发现,街市已因发展而被清拆 令我觉得,城市的发展,就如人生的种种,变化、消失从来不到你过问,说变就变,抓不住。”要抓紧尚可掌握的,制造日后可堪怀缅的过去,他们于10月再度公演舞台剧,邵美君称:“两年前的演出,我们选择了在久违了的小场地进行,每场只有100多名观众,但回响始料不及的热烈,让我们寻回热情。”回响源于念念不忘,因热爱这片土地,才能引起共鸣,汤骏业坦言:“原本的计划是,于2020年就再度公演的,但在疫情影响下,加上新的冲击,才打消原有的念头,等了两年。”要成长,少不了历练,4人跟你我一样,一步一脚印走出专属的人生道路。好日子,也不会因成长而终结。信念,莫失莫忘。 汤骏业(图:pbemedia) 导赏缘这个彭秀慧、邵美君、汤骏业及梁祖尧的4人组合,全是演艺学院出身,从事舞台事业也有20载时光,难免令他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个涉足全港的导赏团,令他们走过湾仔、油麻地、深水 、中西区、大澳、北角……唤起的不只是他们的初心,创作了《回忆的香港》,还有重拾对周围的关注。身兼监制的汤骏业,走在北角最令思潮泛滥。“虽然我在屯门长大,但住在港岛也已有20年光景,参加导赏团时,走到北角春秧街街市,里面的制面厂已有一定历史,师傅们花了大半生在面厂,由人手打面到现在有机器代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看了他们珍藏的照片,看到那些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当年他们在屋顶晒面饼,现在四周已起满了高楼大厦。一个面饼有几代人的心血,我才醒觉,原来香港也有工匠精神。”邵美君也在深水埗得到同感,“我在深水埗大南街长大,游历时重回旧地的一间皮革店,已是第2代在经营,他学会了父亲的手艺,加入与时并进的用色,令家族事业得以传承。”急促的生活节奏,令人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有时放慢脚步,不难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 彭秀慧(左)、邵美君。(图:pbemedia) 一人团昨日的我,不一定只用来打倒今日的我。走过的痕迹,通常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以独脚戏闯出名堂、46岁的彭秀慧,成长时间大多是“少女与狗”跟身边某某某,令其思维更见无界限。“小时候,我住尖沙咀,在家也好,遛狗时去尖东也好,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我会一个人,玩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带狗外出时,我就会走进一些店舖,跟老板或店员搭讪,又会去报摊帮忙看档。以前尖东很多无上装酒吧,那些彪形大汉门卫,通常是印籍人士,但他们其实很Nice,也是我的朋友。”大家庭跟彭秀慧截然相反,48岁的邵美君生于大家庭。“我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7,我搞艺术,当然是排较后啦!哈哈!加上父母,十个人住在700呎小单位。现在我做舞台剧,重要的是Teamwork,在大家庭长大,令我从小便喜欢跟人沟通、合作。“当然,还要多得我家姐、哥哥传授‘武功’给我,我家姐(知名编剧邵丽琼)做编剧,她每次看戏,也会钜细无遗地向我讲戏,种下我对迷上戏剧的种子。”成为戏迷,汤骏业的“锁匙人”则是其姨母。“我成长于屯门屋 ,以前没有铁路,要由屯门出九龙,要熬又热又焗的巴士,但我姨母是影痴,常常带我到九龙看电影,我就像乡下仔出城,也体会了香港有无尽的可能性。“也要多亏姨母,让我妈妈每天也租5部电影的录影带来看,所以我跟弟弟,由小学到中学,除了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就是看电影,造就了今天的我。” 梁祖尧(图:pbemedia) 真‧农夫本业是艺术工作者的梁祖尧,还有厨师、农夫等身份,44岁的他,已有39年入厨经验,比其演艺资历还要深厚,全因其外婆调教有道。“刚刚汤骏业所说的制面厂,是我外婆年轻时工作过的,我从小便跟着她,当她的副手。我家人很烦,除了舅父跟外公甚么都吃,阿姨不吃牛肉,小时候的我只吃蛋和豆腐,我弟弟爱吃番茄,但我妈则不吃……但外婆总可能迁就各人的口味。“我外公就喜欢种植,就像农夫,本来我不知道自己也会当上农夫,但疫情之下,我没有工作,于是便开始种植,连米也种了!”他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两年前去元朗深度游时,我才得知昔日元朗有一种丝苗米,曾经是古时贡予皇帝的贡品,试想想,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也可以出产贡品,是一件神奇的事!”When We Were Younger…年龄,从来只是一组数字,已届熟到透的中年,4人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仍会吓你一跳。问题: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的选择是?经过3秒沉默,梁祖尧率先开口:“我直觉会选时光倒流,但看了那么多戏,时光倒流必死无疑!”彭秀慧随即说:“我一定不选时光倒流!难得有超能力,一定要make changes!”梁祖尧答:“我想回到二战时的香港,去观光!”彭秀慧再问:“怕死(死于战火中)吗?会否包括这件事?”梁祖尧即回:“不想太多了!”邵美君接着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当年今日》,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看了节目我才知道某年当日,发生了甚么事。我会想回到某个时间点,亲身经历一下。”汤骏业则称:“我想有冰化物件的超能力!小时候家里没钱买冷气,我会幻想自己变成《圣斗士星矢》的冰河,一声就把家里变得凉快,我现在也有这样的fantasy!”想了又想的彭秀慧忽然叫道:“我想到了!我想自己现在是20岁!”梁祖尧反击:“那就可以接很多代言了。”哄堂大笑一轮,彭秀慧解说:“但可以有我现在的经历、思想吗?只有体力上是20岁,那我就可以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东西,对人生会有更大胆的尝试。”幻想终归幻想,看看偷偷松了的皮肤、上移的发线,那些悄悄的岁月,不就提醒了阁下,不论数字的组合如何还是要活在当下。※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王敏奕:Are You Talking to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