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相比于更年期(Menopause),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较少被提及的医学名词。踏入2025年,全球将会有11亿妇女进入更年期。在一项本地调查中,有高达45%的新加坡女性对“围绝经期”一无所知。而围绝经期影响的是45至55岁的女性,且可能从她们30多岁开始,就会面临荷尔蒙变化、月经不规律以及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4名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女生薛文蔚、陆慧仪、Priyanka Tamilarasan以及梁巧欣,日前针对围绝经期展开了一项“Beyond the Pause”宣导活动,旨在提升女性们对围绝经期的意识。 (图:Pexels) 围绝经期不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经常和更年期被混为一谈,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黄楷伶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之间的区别做出了以下的分析:“绝经期”被定义为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结束。“围绝经期”则是绝经前的阶段,每个女性都会经历,在此期间会出现月经周期的变化(包括其他症状)。围绝经期的过渡期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平均持续时间通常约为3至4年年。在围绝经期过渡期间,女性可能会经历月经周期的各种变化。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可能比以前更短或更长。此外,女性可能会经历例如月经期较短和/或月经流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因人而异。在新加坡,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和情绪波动。“潮热”指的是不定时出汗,而“情绪波动”则涉及到情绪的显著变化,如从这一刻的快乐可以快速转变为下一秒的沮丧。此外,还有其他不太显著的症状,例如认知转变(大脑混沌)、不明原因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阴道干燥、性交时感到不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虽然并非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但如果管理不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绝经”最大的误解,是将之视为女性黄金时期、亲密关系或生活质量的终结。如果以新加坡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3至84岁为准,这代表着女性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因此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 (图:Pexels) 如何面对围绝经期?首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问题的筛查。40至50岁期间一年进行一次,特别是从40岁开始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50岁以上时,则两年进行一次。而宫颈癌筛查是每5年进行一次,使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饮食调整和定期运动可以显著缓解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症状。在围绝经期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新陈代谢率开始减缓,她们更需要维持好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骨密度也会下降,适度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方面,建议食用富含Omega-3的鱼类、瘦肉、绿叶蔬菜、高蛋白质食品以及全谷物食物,同时限制油炸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管理代谢率的变化,这包括远离饱和脂肪、高糖、高纳饮食。目前,围绝经期的治疗主要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新兴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激素补充剂、生物相似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药疗法。当围绝经期的症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例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正常表现,或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等,应即可咨询医生,不能将之视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默默承受。 “Beyond the Pause”4人团队(左)、黄楷伶医生。(图:“Beyond the Pause”提供)不抽烟还会罹患肺癌?饮食也要除三害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