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118186m澳门开奖下载
2025-02-06 05:02:58
118186m澳门开奖下载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闲来广东精华极光版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鸿运彩票平台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The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team rounds up the biggest snubs and surprises of the "Star Awards 2024" nominations sparking controversy and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take on this year's contenders? hr { border-top: 4px solid #ffffff; width: 50%; margin: 0 auto; } 《红星大奖》办了30年,为顺应大环境,改变赛制和增减奖项是必然的,但也收到不少外界的诟病,今年的入围名单就出现了不少被网友说道的槽点……“最受欢迎”的“陌生人”?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最受欢迎艺人”的入围名单,出现了海外艺人和许多“新面孔”。136人争23个奖座激化了竞争,却也被指“无辜”拦下了部分真正有知名度的本地艺人。 (图:官网截图) 放眼“10大”和“潜力星”奖的入围名单,136人中除了演员、主持人、电台DJ,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临演和网红。无可否认这些临演对作品付出了心血,但是当媒体需要另开一篇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时,把他们拉入人气奖的竞争真的合适吗?其实,刺激良性竞争是大家所乐见的,给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被发现的机会,也让线上本地艺人有危机感,多磨练演技、自我增值,观众看到的也许不只是艺人的努力和进步,更会是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就有人会质疑这对那些有知名度,但因为少产而不符合入围资格的、被“埋没”的艺人,是否不公平。暂且不说高人气却完全没作品的,有两位家喻户晓的绿叶演员今年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奖,却被拦在了人气奖之外。重质还重量,似乎又成了难解之题。别让情两难?说到这里,衍生出的新问题就是:人气奖项的入围标准对本地演员来说是否太苛刻? (图:艺人社交媒体) 近几年,电视台一年上线的本地制作大约是14部左右(包括短剧),而根据新赛制,人气奖入围者至少需要一部主演或3部配角作品,资源难以满足全部人,甚至难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出现“把电台DJ和海外艺人加入竞争不合理”的质疑声,因为“僧多粥少”是大环境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而本地演员似乎落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转念想来,效仿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这样明摆着办给自己人的奖项是否可行?当然,过去的赛制下,也有人质疑合约艺人没作品却能年年入围,改了赛制仍被诟病,颇有些难以两全其美的无奈。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干脆废除繁杂规则,放手玩波大的,让想“玩”的艺人和公司自发报名参与,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演技奖偏爱太明显? (图:档案) 最后聚焦今年的演技奖入围名单,在社煤评论区不难看到网友点名质疑评审对重头剧的偏爱。与往年相比,视帝后的竞争确实多了新面孔和新鲜感,囊括的剧集种类也变得更多元。在男主角方面,重头剧5席占2,而另3位竞争者的入围作品又刚好是较难突围的方言剧、短剧和单元剧,会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无可厚非,其中深意也许到成绩揭晓也难以说清。还有对演员的入围作品表示费解:比如有人更看好上届视帝当“礼仪师”而不是“送餐员”;有人相比“病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嘟嘟嬤”……一部剧的好坏、演员表演的优劣见仁见智,但收视率其实应该作为参考的标准。前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实力派演员,观众看好的角色都是收视前三的作品,反而是入围奖项的作品排名倒数,也难怪有观众猜测是不是明捧暗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收视冠军在演技类奖项只入围了一项,“最佳戏剧”连竞争机会都没有,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回看过去几年《红星大奖》最终的得奖名单,质疑有不少,也许可以考虑借鉴台湾金钟奖的赛后说明,开诚布公更有显专业与权威。以“视界幻化 耀眼四方”为主题,《红星大奖2024》4月21日登场,将从3.30pm起,通过mewatch和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频道率先现场直播幕后花絮。星光大道将于5pm-6.30pm举行,颁奖典礼则从7pm-10pm举行。观众可通过mewatch、8频道、U频道,以及Mediacorp Entertainment YouTube观赏现场直播节目。更多《红星大奖2024》相关报道:https://bit.ly/Star-Awards-2024《红星大奖2024》官网:https://www.mediacorp.sg/starawards当同一个故事,从6个人的角度来诉说…… - 8world Entertainment Lifestyle